一條只有3200米長的鄉村小河卻是石頭口門水庫的水源之一經過治理與修複、污染和破壞的輪番博弈現在最需要改變的應是什麼?一條小河的“生態危機”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一條流向石頭口門的鄉間小河污染嚴重 本報記者 闞旋 攝
    一條小河,只有3200米長,在長春市二道區四家子鄉十間房村穿越而過,雨季時,最寬處10米,深僅1米。它隱藏在農田與村莊之間,無聲無息地流淌,和千千萬萬條鄉村河流一樣,不起眼,更不磅礴。但是,這條小河一路向東,直到匯入長春石頭口門水庫———那裡是長春市城區居民90%的用水之源。
    2008年以前,這條河的生態污染相當嚴重,河道里堆滿了村民的生活垃圾,有人在河岸上蓋了旱廁,還有人直接把農藥瓶丟進河裡。
    2006年,東北師範大學的河流生態工程專家率團隊對這條河流進行了治理與改造,2010年,這條河重新恢復了充盈與清澈。但是,今年10月28日的下午,我們和東北師大的生態學博士一同前往十間村看到這條河流時,卻再次帶回了一個壞消息———河流生態的污染與破壞卷土重來。“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停滯不前,我們的治理技術再高、投入資金再多,也是無濟於事。”河流生態工程研究專家、東北師範大學生態工程研究組教授楊海軍痛心而無奈。
  6年前
  經過生態治理重獲新生 被命名為蓮花山生態河
    為了保護石頭口門水庫不受該河道的污染,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將十間河小流域列入“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一期工程飲馬河流域吉林省長春市蓮花山流域項目區”,於2006年委托東北師範大學生態工程研究組進行設計。
    2008年6月,水利部投資150萬元,對這條3200米長的河流進行生態修複。小河屬於飲馬河流域,修複的起點,從坐落在村子里的長春市教育基地開始,終點截止到下游的石頭口門水庫。河流的大部分河段沿著公路的走向,一側為村莊,另一側為農田。
    楊海軍的電腦里還存著這條小河治理前的照片,河道里都是淤積的垃圾、村民焚燒的秸稈灰,建在河岸上的旱廁,而最有“殺傷力”的,還是農民扔進河裡的農藥瓶。
    東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受松遼委委托,承擔了這個治理項目。2008年6月,治理項目正式啟動施工,楊海軍擔任項目的直接負責人。楊海軍的團隊為這條小河設計了一塊濕地,用於凈化從四岸排入河流的水;在距離河道10米左右的河岸邊設立了防護網,防止人為破壞;在岸上每隔10釐米就插入一根1.5米高的松木樁,還密集栽種了柳條……“我們還在岸邊種了5米寬的苜蓿帶,它們根系好,河岸地帶的植被茂盛,土壤就能被更好地保護。”參與治理工程的張振興老師說,他們還為這條無名小河取了名字,“因為這裡坐落在蓮花山風景區,我們就叫它蓮花山生態河。”現在
  村民
  欠缺生態保護意識 小河再陷“生態危機”
    2010年,整個治理項目完成了,楊海軍給我們看了那時的照片———垃圾不見了,河水變清了,河流地帶的生態系統健康了,“我們整個項目組都很高興,帶著成就感回程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團隊再次回到這裡監測時,發現附近村民依然在河道內堆垃圾、旁邊建廁所。團隊的研究人員只好再次來到十間村,清理河道內和岸邊的垃圾,修複被破壞的植被,還與四家鄉政府協調,勸村民拆掉蓋在河道邊上的旱廁。
    可是,從2010年至今,這條河流的污染與破壞仍在逐步加重。10月28日,記者和參與河流治理的兩位博士再次踏訪十間村。李昆博士指著路邊一處鐵絲網的豁口說,“原來都是被圍住的,最近又被村民破壞了。”
    從豁口穿過,向里走10米左右就是那條小河。清澈的河水從河床上的垃圾旁汩汩流過。岸上的松木樁還在,但已經缺失,苜蓿也已經被牛吃掉了,原本在河道兩岸密集栽種的柳條,現在臨近村莊的一側都被拔禿了,替代植被的是一層厚厚的建築垃圾。
    而靠近農田的一岸也沒有逃過厄運,“本來我們留了5米作為河岸來保護的,也都種上了苜蓿,可是,村民們的農田一直在向這邊靠。”張振興指向對岸,“這樣的狀態,不僅容易水土流失,耕地施肥所留下的氮、磷等,都會隨著水土流失匯進河流。”
  村民們的態度
  亂扔亂倒 積習難改
    28日下午,十間村因農閑的到來而全村寂靜,唯一熱鬧的地方是村裡的一家賣店,沒出去打工的村民聚在這裡打牌、聊天。這家賣店正對著小河,50歲的高忠舉不時走出大門,看看對面的動靜,而正對著他家的這片河岸,也是被破壞得最嚴重的地方。
    高忠舉知道這條河被專家治理過,“確實比以前乾凈了,但是也沒有我們小時候好。”他笑著說,以前他們還在河裡撈魚呢。
    河水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認為,是建在上游的教育基地導致的,“每年這裡都有很多學生來住,產生很多垃圾。”
    但是,村裡的一位大娘卻告訴我們,教育基地已經快兩年沒人來了,但是河裡還是有垃圾,“我看到有人倒過,但是我沒扔過。”她說,村裡人垃圾亂扔亂倒,“就是這樣的習慣,哪能說改就改。”
    河岸邊的一處空地上,秸稈堆得很高,一位來拾柴的村民是對面房子的主人。李昆說,他們曾勸過他很多次,不要破壞隔離帶,也不能在植被上放東西,但結果是,這位村民很不滿意。他說,每年冬天,他家的秸稈都堆在這兒,已經十多年了,項目組來了之後,開始不讓他放了,垃圾也不讓往這兒倒了,牛也不讓在這兒放,“我也知道保護環境的道理,但是沒有這塊地方,我幹活也不方便啊。”
  師生們的舉措
  為轉變村民觀念進村宣講
    “生態保護與生產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一對矛盾,但是,怎麼可以連家門口的資源都不去保護,甚至還破壞呢?”楊海軍說。
    他認為,村民對河流的輕視態度是造成河流污染的深層次原因,以往的治理主要是技術層面的,目前急需從生態教育和文化層面修正村民對河流的態度,“修複後的河道,可以被用來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來增強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教育和告知人們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今年6月,東北師大研究團隊深入到十間村,在主要路口設置河流的價值、魚類生活史、人類對河流的影響、農田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等宣傳展板,同時進行實地宣講,楊海軍還專門給村民作了一次關於河流與生活的宣講會。
    “有一定效果,但還有很多人不接受。”楊海軍說,口頭勸說的方式,很多村民並不在意,他瞭解到當地很多滿族村民熱愛薩滿文化,就決定在這個周六,11月1日,邀請東北師大音樂學院的師生,到十間村舉辦一場薩滿音樂會,“希望以鄉土文化來吸引村民,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他們的傳統陋習。”
  鄉政府的行動
  每天到村裡清運垃圾 宣傳環保
    其實,除了項目組的東北師大師生們,四家鄉政府也從2012年起,開始加派人手,維護小河的生態環境了。
    十間村的路邊有很多垃圾站,這些都是鄉政府為了引導村民註意衛生而設立的,“我們每天都有專人專車到村裡清運垃圾。”四家鄉的黨委宣傳員房秉東說,但因為人手有限,無法每天多次運送,有時候剛清理完村南頭往北頭去,轉眼南頭的垃圾站又被填滿了。“我們經常在村裡宣傳,發現有村民破壞生態環境也會制止、教育。但是,改變觀念,還需要時間。”房秉東說。
    本報記者 趙實  (原標題:一條小河的“生態危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z59nzoj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